相对于其它硬件来说TF卡不仅体形小巧,价格也比较亲民。然而即便如此选购时我们仍然遵循一定原则,才能买到真正让自己满意且又绝不浪费的产品。
容量 根据需要够用就好
从很古老的128MB、256MB一直到今天的32、64GB,TF卡的发展也经历了如硬盘类似的从“小”到“大”的过程。随着容量的增加,TF卡的价格也在步步攀升。在实际购买时,我们要选购多大容量的TF卡才合适呢?根据需求够用就好,是比较合理的选购方案。如果我们只是用TF存储卡来存储几款体积不大的游戏、百十首歌曲,一部分实用软件、一些电子书,偶尔也会拍几张照片的话8GB容量便足够了。
20元左右的8GB TF卡已经足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要
而如果经常随处抓拍,并且总是忘记将它们及时地从TF卡中转移到PC硬盘,16GB以上容量就比较合适了。因为照片通常都较大,如果不能及时将其备份到电脑,并删除手机中的原图的话,不用多长时间小容量的TF卡就会吃不消。
同样的道理,对于视频爱好者来说一款32GB或者64GB的TF卡也非常必要。具体要买多大的,最终取决于我们对视频的需求程度,如果只是下载有限几集美剧或韩国肥皂剧临时一看32GB足够了,反正看完后再将其删去就是;但如果我们同时有收藏的嗜好,遇到心仪的电影就想长久留存,64GB甚至更大容量就非我们莫属了。
速度 选择Class4以上
根据SD协会规定,目前的TF卡根据读写速度的高低大约可分为5个等级:Class 0、Class 2、Class 4 、Class 6和Class10,其中前两类基本上已经淘汰,市面上难见踪影,Class4及以上产品已成为主流。
看到圆圈中的数字了么?它代表的就是TF卡的速度等级
一般来说,Class4产品的读写速度已完全可以满足我们流畅播放高清电视和数码相机连拍的要求。如果你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单反爱好者需要使用单反相机连拍,就只能考虑Class6和Class 10了。
在考虑这两种高速卡的时候,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那就是TF插口具有向下兼容却不向上兼容的特性,Class10的TF插口可兼容Class6和Class4卡,Class4和Class6的插口却无法识别Class10卡。至于自己的产品到底是支持哪种TF卡类型,最好的办法就是查看产品说明书,或打电话向销售商询问。
图3中的卡的字符标识与图2有何不同?图2中SD字符下为HC,该卡为XC,XC是SD联盟推出的新一代SD存储卡标准,其无论是在容量方面还是传输速度方面相对于HC标准都有很大提升。理论上最大容量可达2TB,传输速度则分为550MB/s、104MB/s和300MB/s三种。当然价格也较贵,一般为同容量SDHC卡的1倍到数倍左右。
图3
安全 考虑三防产品
这一原则并非适用于所有用户,但对于经常从事户外工作或某些特殊的行业,同时十分珍惜卡内的数据很怕它们会因各种恶劣环境和天气因素而沉默蒸发的朋友来说,就很有考虑的必要了。
所谓三防是指防水、防极端温度(包括低温和高温)和防尘。还有部分厂商为满足一些特殊用户的需要,在三防之外还增加了防磁、防震和防X射线的功能。如三星和东芝的TF卡,由于采用的是一体化封装技术,完美整合了PCB基板组装及半导体封装制作流程,所以在防水、防磁、防极端温度,防X射线方面有良好表现。如果你从事的行业与户外有关,时常会遇到降雨天气,或经常接触X射线,那么为保护数据起见此类卡就会是最恰当的选择。
为确保数据安全东芝TF卡就提供了4防功能
价格 不要走入低价陷阱
“便宜无好货”这话总体还是很有很大道理的,同样是64GB的高速TF卡正规厂商的产品一般在160元以上,而有的产品却仅需二三十元甚至几元钱,其中的差别在哪里?
正规厂商的64GB 产品,价格多在160元以上
这样的产品通常无厂商、品牌标识,属于典型的山寨产品质量方面鲜有保证。读写速度奇慢,文件无端丢失,使用几天后即损坏是选购用户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虽然号称正品,不过根本不属于任何知名品牌
还有一类产品被俗称为扩容卡,实际容量有限,一般为正规厂家的低容量、低速产品,不良商家使用软件对其显示容量进行了修改,如将4GB修改为16GB,8GB修改为32GB等。这样的卡在设备中查看容量没有问题,但一旦写入的数据超过实际容量,超出的部分就会丢失,从而对日常的数据存储带来诸多麻烦。
要避免踏入上述陷阱,最有效的方法是绕过低价诱惑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携带一份体积略小于TF容量的文件(最好是视频文件),购买时将其复制到TF卡中然后看该文件在TF卡中能否顺利、流畅地打开。如果能说明容量相符,如果不是就可以怀疑其为扩容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