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格来看,AMD的Ryzen 7 1800X显然是对应英特尔的发烧级处理器——至尊酷睿,而Ryzen 7 1700X则对应至尊酷睿的低端型号和主流酷睿的高端i7处理器,是面向更广大消费者的产品。
在实际测试中,我们采用了类似的配置,将Ryzen 7 1800X、Ryzen 7 1700X与至尊酷睿i7-6800K进行了对比,具体配置见(表1)。在实际测试中,Ryzen 7 1700X表现除了非常好的兼容性与稳定性,并没有与出现预想中的挑配件、BIOS设置繁琐、无驱动时性能较低等问题,甚至在使用同一块SSD时,能够直接使用从英特尔平台安装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另外AM4接口尽管在针脚数量上有较大变化,但散热器扣具与FM2+、AM3+接口的规格完全一致,用户和厂商都无需对散热器进行升级。
技嘉AX370-GAMING 5是技嘉的新电竞主板品牌——AORUS中的一员,它采用了新型的AMD X370芯片组及AM4接口,不仅支持锐龙AMD Ryzen系列处理器,还可支持未来的新一代APU。未开机时,主板上最显眼的就是主控芯片、供电模块,乃至音效系统上的,棱角分明、颇具科幻感的散热系统;而开机之后,散热部分、音频部分、内存部分和PCI-E插槽部分的RGB魔光系统就更加耀眼了,其中位于侧面的光条还可以进行置换,并提供了用于机箱的灯光扩展接口,这些灯光都可通过RGB Fusion应用程序进行调整。
这款主板内置多个测温点,支持第五代智能风扇技术,可通过直观的软件界面,让玩家自己定义风扇与测温点的连动方式,配置出更好的系统冷却效果。而混合动力风扇插座设计,可以智能适应散热设备的电力需求,无论是机箱风扇、高端风冷还是液冷系统,都可直接使用。其板载双BIOS备份、切换拨杆以及板载电源、超频、重启、清除CMOS开关,板载LED DeBug灯等设计,也为高端DIYer和超频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技嘉AX370-GAMING 5为ATX大板型,采用了比较豪华的10相数字供电电路设计,不仅可以支持高端处理器,还可以让超频更稳定。4条内存插槽支持双通道DDR4内存,内存频率可达3000MHz甚至更高,为Ryzen以及未来的APU提供了更适合发挥的高带宽环境。它支持多显卡并联,且3条显卡插槽均采用加固设计,带有“合金装甲”和“金属加固锁”等设计,可以更好地承受高端显卡,另外3条PCI-E×1插槽也便于未来的扩展。这款主板的硬盘接口也相当前卫,除了8个SATA 3.0接口和一个1个M.2接口之外,还带有面向未来硬盘的2组SATA-E接口及1个U.2接口,并且支持多种RAID模式。
这款主板搭载了X-Fi音频系统、Killer游戏网卡等设备,为高端玩家或影音娱乐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能力。其背部接口比较丰富,提供了10个USB 3.1接口(包括1个TYPE-C接口),2个千兆网卡接口(Intel+Killer),1组高清音频接口,1个PS/2键鼠接口,还有1个搭载新一代APU后才能使用的HDMI视频接口。
● 功耗与发热量实测
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对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功耗进行监控(表2),从结果来看,处理器的实际功耗表现与标称TDP基本,同等工作状态下的实际功耗与发热量也确实比较接近。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使用全部内核与线程的情况下,Ryzen 7处理器的功耗明显较高,这应该说明了它并非特别关注功耗“优化”,而是根据使用状态、散热状态、处理器体质等进行了调整,由于我们的散热条件较好,在与对手温度类似的情况下,这款处理器适当放宽了运行功耗。在我们测试时,AMD还没有推出自家的多内核频率监控工具,我们无从得知在这一情况下其各内核的实际运行方式,不过从Fritz Chess Benchmark得分与功耗关系来看,其智能化的温控和功耗控制在多核管理方面很可能强于对手,让更多核心可以同时进行更高幅度的智能扩频,因此在单线程效率仍略有不足的情况下,明显提升了多线程运行效率。
● CPU计算性能
1.CPU-Z
CPU-Z 1.78已经可以正确识别锐龙AMD Ryzen 7系列处理器,我们可以看到其架构代号为K17,核心开发代号“Summit Ridge”(这里顺便说一下,未来的Zen核心APU核心代号为“Bristol Ridge”),以及其生产工艺、工作电压、运行频率、缓存配置等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发现锐龙AMD Ryzen 7 1800X与1700X相比,不仅频率较高,而且运行电压也是稍高的,而且两者的电压都高于英特尔酷睿处理器。
CPU-Z自带处理器理论性能测试功能,并且可以和一些常见处理器进行对比,是比较方便的测试工具。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到,拥有16线程的Ryzen处理器不仅在多线程能力方面超越了英特尔对应产品,而且在单核性能、频率效能方面也毫不逊色。
2.Fritz Chess Benchmark
在模拟人工智能计算的测试Fritz Chess Benchmark中,锐龙AMD Ryzen的单线程表现仍然与对手有较大差距,但多线程表现却非常好,开启线程越多,与对手的相对差距反而越小,在8线程测试中,双方差距已经缩小到10%以内,而双方都使用最高线程时,拥有更多线程的锐龙AMD Ryzen 1800X/1700X当然以很明显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3.7-zip
我们取7-zip压缩解压测试的总体评分,可以看到在同样开启8线程的情况下,锐龙AMD Ryzen处理器的得分已经超过了对手,而在最高线程下,它们同样以更高的得分完胜对手。
4.WinRAR
在WinRAR测试中不能设置线程数,我们只选取了多线程模式,在这一测试中锐龙AMD Ryzen的成绩虽然比自家上一代产品有一定进步,但仍然明显低于英特尔处理器。
● 日常、工作能力
1.PCMark8
在直接使用日常软件进行模拟测试的PCMark 8中,锐龙AMD Ryzen处理器得分已经超过了至尊酷睿i7-6800K,不过采用更新架构和更高频率的酷睿i7-7700K表现更好一些,但也没能完全甩开Ryzen,差距只有10%左右。而从分项对比来看,我们会发现AMD的劣势特别集中体现在某些项目上,这应该与AMD处理器自身的完善程度或软件的优化有关(图17,18),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
对比Ryzen 7 1800X和i7-7700K的PCMark-Work测试分项成绩,会发现两者得分差距几乎全部来自“Writing”和“spreadsheet”电子表格测试两项,其他测试几乎没有差距
2.CINEBench R15 CPU性能
在图形处理方面,锐龙AMD Ryzen 7的多线程能力带来了巨大优势(图19),在测试处理器渲染能力时,多达16个同时处理的分块极大加快了处理速度(图20),和对手8个或12个分块的处理方式相比,看起来也要更爽一些。
3.3DMark CPU性能
在3DMark测试中,AMD的新处理器也表现出了强大的能力,将对手大幅甩在身后,特别是基于DX12的测试Time Spy中,领先幅度最小也有25%以上。从相关测试成绩可以看出,锐龙AMD Ryzen 7是高端显卡相当不错的搭档。
● 3D性能
1.3DMark
在强大处理能力的配合下,Ryzen处理器的3DMark测试总分也是比较不错的,但与对手没有拉开差距,与CPU测试成绩的差距显然不成比例。
2.CINEBENCH R15
在CINEBENCH R15的OpenGL测试中,我们得到了与CPU测试完全不同的结论,基于AMD平台的得分远低于英特尔平台。而对于这个特别强调显卡能力的测试,在以往的实践中,同一款显卡即使在性能差距较大的平台上得分也应该是类似的,因此我们只能认为,NVIDIA的驱动存在问题,甚至可能存在针对性的“负优化”问题。
3.古墓丽影:崛起
在这款较新的游戏中,AMD的新处理器表现还算中规中矩,与英特尔高端处理器的成绩各有胜负。由于我们得到的测试乘积非常接近,多个数据在5%的测试误差范围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几款处理器在这款游戏中表现基本是一样的。
● 测试总结
从最终测试结果看,越新、越专业的应用中,AMD锐龙处理器的表现越出色,例如3DMark和专业应用能力测试CINEBENCH的处理器性能测试,较新的游戏《古墓丽影:崛起》、《彩虹六号:围攻》中;而相对比较早或低端的应用和游戏,常常对多核多线程的优化不足,因此得分差异比较大,如DX11引擎测试工具《Unigine Valley》
比较有趣的是,在我们的测试中,Ryzen大幅落后于酷睿i7的项目,集中在倚重显卡能力的测试,如VRMark,CINEBENCH的OpenGL性能等,这到底是因为NVIDIA的驱动优化问题还是Ryzen对GPU的支持问题,目前还无法确认,也许我们只能等待AMD自家的高端显卡——VEGA正式上市之后,才能了解Ryzen在这方面的真正实力。